分析:中国为何收紧中资境外收购?
2016-11-30
中国铁矿石企业可以收购英国视频游戏开发商的日子即将结束,原因是北京方面收紧了针对跨境投资的监管。在亚洲经营的投资银行今年加班加点,为雄心勃勃的中资集团献上大量收购目标,其中很多潜在收购对象远远超出收购方原来的业务范围。
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就非金融对外投资而言,中资集团今年海外收购总额已超出去年全年1210亿美元的纪录,在2016年前10个月达到1460亿美元。
中国正加强限制资本外流
在过去几年里,中国的航空公司会收购一家金融服务企业,中国的保险公司会投身全球酒店行业,中国的购物中心开发商会收购一家血库。最引人注目的是,亏损的中国铁矿石生产商山东宏达矿业(Shandong Hongda)今年达成协议,拟收购英国游戏开发商Jagex。
北京方面正寻求抑制这类活动;在人民币走低和中国经济放缓之际,据信海外收购已经帮助某些投资者把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转移到境外。
国务院计划发布通知,拟收紧对中资集团收购与其核心业务无关的海外企业的监管。根据已看到文件草案的两名人士介绍,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这类收购将无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。文件还将对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跨境交易,以及国有企业投资境外房地产超过10亿美元提出更严格的批准要求。
“近来有很多交易在战略上没有意义。(从严执行资本管制)将是一种反应,”常驻香港的一名资深并购银行家表示,“如果交易是战略性的,对中国有好处的,那么它仍然可以完成。”
2016年以来,中国企业已达成33笔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。根据汤森路透(Thomson Reuters)的数据分析,截至11月初,这些交易中只有7笔已经完成。自2008年以来,有6笔已宣布的收购交易的价值超过100亿美元。
今年2月宣布、但仍有待欧洲监管部门批准的中国化工(ChemChina)收购瑞士农业综合企业先正达(Syngenta)的交易位居榜首,价值高达440亿美元。
一些银行对那些被视为实行“无目的”扩张计划的公司作出反应,将它们从目标客户名单中删除,并限制其获得贷款的渠道。据一名银行家透露,某家中资银行将海航集团(HNA Group)从目标客户名单中删除,原因是对该集团的收购战略感到担忧。记者联系不到海航集团请其置评。
过去两年里,本行在航空业、今年收购了一家中国金融服务公司的海航,宣布了总计330亿美元的跨境收购交易。今年早些时候,该集团同意斥资约60亿美元收购美国软件经销公司英迈(Ingram Micro)。上月,该集团宣布将支付类似金额买下美国酒店集团希尔顿全球控股公司(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) 25%股权。
安邦保险(Anbang Insurance)已被一些银行列为向境外转移资金进行收购时的潜在风险。安邦以140亿美元收购美国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(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)的企图在今年3月遭遇监管麻烦后很快夭折。同月,该集团同意斥资60亿美元收购另一家美国集团Strategic Hotels & Resorts。
购物中心开发商三胞集团(Sanpower Group)在过去三年里买下多笔境外资产,包括英国零售集团House of Fraser。
据熟悉跨国交易的几名律师介绍,中国监管机构已经收紧了向境外转移收购资金的渠道。其中一名律师称,监管机构延长了处理申请所用的时间,实际上扼杀了一些对时间敏感的交易。